珠海航展刚刚结束,巴基斯坦随即组织了自己时隔4年之后的第十一届防务展。从媒体展示的现场画面看,展台上各式各样的中国出口武器,赫然有种重回珠海航展的感觉,真实地展示了两国军事贸易合作的深度和广度。当然,在展出的一系列武器中,双方联合开发的“枭龙”是绝对焦点,毕竟对巴基斯坦来说,外购国外战斗机的事情经历了太多,但出口战斗机挣美元属实是第一次。
巴方“枭龙”Block3战机
“枭龙”战斗机在我国的正式编号是FC-1,巴基斯坦赋予的编号则是JF-17“闪电”。这款在1986年实质性启动的战斗机项目,已经持续了36年之久,如今仍然处于发展的高潮时期,预计延续时间突破50年不成问题,长达60年也并非不可能。如此之长的国际战斗机合作项目,在人类航空工业发展史中属于独一份,未来也很难被超越,其中的故事非常值得回味。在1985年,由于宿敌印度即将装备米格-29,
巴基斯坦
开始与中国接触寻求对抗措施。经过一番研究后,巴方提出了对歼-7进行大改,以“究极三代机”迎战“初级四代机”的初步构想。鉴于当时中航工业的水平尚且有限,而中、美、巴三方关系也处于黄金期,美国格鲁曼公司受邀加入这个名为“佩刀Ⅱ”的合作项目。全部400万美元研发经费中,巴基斯坦负担150万美元,格鲁曼公司提供100万美元,中国仅支付50万美元。
印度米格-29采购计划引发巴基斯坦的忧虑
按照巴基斯坦空军当时的计划,预计最终以600万美元单价采购150架,总金额达9亿美元,已经算是一笔大订单了。比较奇怪的地方是,611所面对这份看似触手可及的大订单并没有参与,而是由132厂(即成都飞机制造厂)下属的厂研究所出面。后面的结果大家就很熟悉了,巴空军当时并没有真正发展“佩刀Ⅱ”的意图,之所以搞得声势浩大不过是为采购F-16增加一点筹码。随着美巴在1988年敲定71架F-16订单,巴空军撤出项目,“佩刀Ⅱ”彻底失败。不过,在“佩刀Ⅱ”项目中虽然被摆了一道,但中航工业并没有吃亏,因为巴空军省下的采购资金,立刻用来购买中国歼-7P了。2亿多美元的订单虽然不多,在当时也还不错,但没想到的是,132厂并不愿意放弃这个改造项目。
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第3轮与赫塔菲的比赛延期,贝蒂斯在前面3轮中经历了2平1负的窘境,在上轮不敌皇马后,他们渴望在主场找到胜利的感觉。比赛一开始,贝蒂斯便显露出强烈的进攻意图,全力压制莱加内斯,然而在得分方面却始终未能如愿。第20分钟,莱加内斯险些打破僵局,卡布雷拉在禁区左侧传中,阿莱在小禁区前沿高高跃起头球破门,但裁判判定他越位在先,进球被取消。
比赛初段,国家队的锋霸曹永竞首先凭借一个精彩的头球为球队打入一球,随后林良铭则抓住机会,将比分扳平。这两位本土锋线球员的联手发力,让无数国安球迷眼前一亮。尤其是曹永竞,他的能力在本赛季一直被外界低估,之前甚至未能得到主教练苏亚雷斯的重视。可随着球迷们的呼声,曹永竞逐渐得到了上场的机会,这也证明了“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”的真理。
巴空军装备的歼-7P编队
准确地说,格鲁曼公司和132厂经过评估后,均认为这个项目很有前景,失败是因为买家没有用心参与。当巴基斯坦撤出后,正好减少了一方的限制,于是双方一拍即合,把项目改名“超七”继续推进。1991年后,局势的再度变化使得格鲁曼也不得不放弃“超七”项目,而132厂再一次表现出惊人的韧性,在当时没有明确客户订单的情况下,又找到俄罗斯米格设计局,引入米格-29使用的RD-93发动机,继续向前推进。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一直持续到1996年,当时歼-10项目已经接近首飞,611所成熟的设计队伍认真考虑了132厂坚持多年、接近成功的“超七”项目。最终以132厂设计所并入611所为标志,“超七”更名FC-1“枭龙”并于1998年得到巴基斯坦认可,项目发展终于进入正轨。
“枭龙”的前身超-7战斗机
事情到了这一步,似乎132厂发展多年的成果被人摘了桃子。但事实上,132厂设计所的技术实力和经验有限,还是对设计方案后续发展造成了制约。611所接手后,对“枭龙”进行了大量改动,特别是大胆应用DSI进气道的做法,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机头超重问题。可以认为,
132厂
的坚持使得“枭龙”等到了曙光,而
611所的
技术则造就了“枭龙”的辉煌,两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、缺一不可。不过,巴基斯坦早期对“枭龙”疑虑较深,这既是担忧当时尚在爬坡阶段的成飞的技术水平,也是其国小体弱、经不得大风大浪的现实约束。为此,中方提供的条件非常优渥,前期研发费用和首批8架验证机的制造经费,都是由中方提供贷款支付,最终才在2009年等到了巴基斯坦近10亿美元的42架“枭龙”Block1订单。
早期的“枭龙”Block1性能用途相对单一
需要说明的是,“枭龙”虽然由611所设计,原型机也是中国制造,但真正的量产生产线一直设在巴基斯坦,所有的量产版“枭龙”都在巴境内生产,我们只负责技术支持,并提供雷达、航电等核心零部件。从技术上来说,最初的“枭龙”Block1只是入门级装备,总体上处于第四代(新标准)战斗机早期水平。首先装备“枭龙”Block1的巴空军第26中队,早年装备就是中国的A-5强击机,换句话说,早期“枭龙”Block1实际被当作对地攻击机使用。到了2015年“枭龙”Block2开始服役时,其性能才算是达到标准四代机。巴基斯坦航空工业综合公司也在这之后,将“枭龙”的年产量上调到24架。
“枭龙”Block2增加了可收缩受油装置
2018年1月,巴方宣布第100架“枭龙”完成下线,撇开出口缅甸和尼日利亚的10架“枭龙”,其中约90架属于巴空军。在这之后到2021年12月,第一批8架“枭龙”Block3下线,考虑到调整生产线、首批加工大约需要花费18个月时间,巴空军目前装备的Block1、Block2总数应该有120架-130架。按照2009年中巴签订第一批“枭龙”订单时公布的250架总采购数据,未来“枭龙”Block3有望超过100架,成为巴空军“枭龙”系列数量最多的型号。就目前来说,经过接近一年半的生产,巴空军收到的“枭龙”Block3总数已经超过20架(最乐观估计是在24架左右),比刚刚交付第三批总数19架的歼-10CE略多。
2021年下线的首批“枭龙”Block3
因此,虽然时间仅仅过去一年,但巴空军装备的四代半战机总数,已经从去年的“0”,飞速增长到近40架的规模,两种型号的同步增长属实惊人。相比之下,对手印度空军的四代半总数仍然只有36架(阵风战斗机),实际上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被超越。这也是自1982年巴空军装备F-16A/B以来,又一次在尖端战斗机领域实现领先。最重要的是,从防务展上巴基斯坦展示的数据来看,“枭龙”Block3虽然外表与前两个版本差距不大,外界也一直主要关注其航电和雷达的升级,但其外挂和武器的升级也非常显著。
歼-10CE的交付速度惊人
此前的“枭龙”共只有7个挂点,分别是两翼下各3个和机腹下1个,其中机腹下的重载点是大容量副油箱的固定位置,受轻型战斗自身航程短的天然限制,这个挂载一般不会改动。两侧翼尖是近距格斗弹的专属位置,也是万年不变。剩余机翼下的4个挂点,一般是2个副油箱加上2枚反舰导弹、精确制导炸弹或者空空导弹。这个配置也还不错,但缺少一个辅助作战的电子干扰或目标指示吊舱,而这两者对于提高战斗机复杂环境下的作战能力至关重要。
而最新的“枭龙”Block3在右侧进气口专门设计了一个新挂点,特意解决了这个问题。这个改动看似不大,但结合最新出现的复合挂架,“枭龙”Block3即使不考虑雷达、航电的升级,战斗效率也有约40%的提升。611所经过多年磨砺后,战斗机升级技术和经验越来越强,对“枭龙”的改进可以说是举重若轻、信手拈来。
“枭龙”Block3增加一个外挂点作用很大
总的来说,巴空军未来发展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,即逐步淘汰早年购买的歼-7、幻影系列战机,实现由“枭龙”和歼-10CE组成的新一代高低搭配,再加上仍将继续使用的美制F-16机队,整体战斗力的提升将非常显著。遥想20年前,印度抓住苏联解体的战略机遇,与俄罗斯联手发展苏-30MKI,而我国只能以苏-30MKK更成熟、价格更低来自我安慰,但真正解决两款苏-30对比焦虑的仍然是国产歼-20的问世。巴空军虽然也在2006年前后采购了一批F-16,但数量尚不及印度270余架苏-30MKI的五分之一,在2012年之后印度苏-30MKI机队性能、规模上来之后,南亚地区的空中力量对比已经发生巨变,巴空军对东边强敌的忧心忡忡,大概也只有90年代面对东海南海空防压力的中国军队能够理解。
印度苏-30MKI机群曾对巴空军造成很大压力
然而,270余架重型战斗机的维护成本异常高昂,而且采购价格也比中国高得多,因此在经济上付出了巨大代价。随着后续苏-30MKI升级暂缓,印度在四代半战机的发展道路上变得非常迟缓,时至今日也不过只有36架法制“阵风”F3。相比之下,巴空军不仅耐心等到了“枭龙”Block3的成熟,还进一步采购了歼-10CE用作主力。得益于开工多年的“枭龙”成熟生产线,以及中国高速的歼-10CE交付水平,巴空军不足一年就接收了近40架四代半战机,瞬间逆转了印巴最强战机的对比。随着未来70余架歼-10CE的全部交付,100架“枭龙”Block3也将在四、五年后全面服役,双方的空中力量对比将进一步向巴基斯坦倾斜按天配资操盘技术,当年苏-30MKI带来的阴影也将不复存在。
巴基斯坦枭龙611所Block3巴空军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