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疗、教育、环境、养老托幼、社会保障……既是百姓关切的焦点配资炒股平台安全吗,也是长期以来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。日前,由广东省委改革办组织遴选的40个《全省基层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》出炉,首批公布的10个典型案例聚焦广州、珠海、汕尾、东莞、中山、肇庆、清远、潮州等地在深化民生领域改革方面的经验做法。
由局部探索到全面深化,广东在民生领域的每一项改革,彰显出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的决心、力度和成效,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有成色、幸福感更可持续、安全感更有保障。
深化医疗保障改革,切实减轻就医负担
悠悠万事,民生为大;悠悠民生,健康最大。建立覆盖广泛、保障有力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,不仅是防范因病致贫、因病返贫的有力手段,更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的必然要求。
病人看病少花钱,医生服务积极性更高,医院的运营也越来越好……这一切得益于广州花都区持续深化三级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,探索出“区强、镇活、村稳”的基层医改模式。在优化优质医疗资源方面,花都区加快名院建设、加快名医引进、加快名科建设,推动区人民医院等3家三甲医院成为区域医院品牌,每年筹集1000万元经费专项用于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培育,高水平建设胸痛、卒中、创伤救治、危重新生儿救治、重症孕产妇救治等“五大中心”,以及脑病科、肿瘤科、重症医学科等3个国家重点专科和中医老年病科等8个省重点专科及肾病泌尿学科等9个市重点专科,有力提升专科能力水平。此外,花都区抓好基层医疗机构和人员薪酬激励改革,实现全区医务人员增发绩效占绩效总额的60%以上,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营收、医务人员待遇逐年提升。
如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,切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?肇庆怀集县近年来探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,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着力打造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的“怀集样板”。以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为龙头,按二级医院的标准分片区重点打造8间分院,全面构建县域医共体“总院+分院”“专科+全科”“全县域运作、上下贯通”的一体化服务模式。投入近2000万元专项资金建设“怀集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信息化平台”,随着信息化平台的投入运营,医共体信息一体化促进了诊疗服务便捷化水平不断提升,有效解决了基层分院检查难、诊断难等问题,实现让数据多跑路、百姓少跑腿,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创新成果带来的实惠。此外,怀集县不断促进中医药优质资源下沉基层,打造村卫生站“中医阁”,目前实现全县100%的乡镇卫生院(社区卫生服务中心)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,97.61%的村卫生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。
深化教育综合改革,坚持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
从病有所医到学有所教,全省各地在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。
学前教育是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起始环节,在高质量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广州越秀区积极探索普惠托育一体化发展新模式,成功建成广州市首家“公建民营”普惠托育园,以社区颐康服务站为基础,增加普惠托育园托位,拓建户外活动场地,并提供全日托、临时托、计时托等多元化服务,让普惠托育更普及、更多样。针对“一线城市”中心城区托育综合成本高等难题,越秀多个街道探索免费提供场地,用水、用电、用气均按居民价格收费,大大减轻托育机构运营成本,同时适当延长全日托服务时间,每月托育费相比市中心城区市场均价仅占30%左右,让托育更省钱、更省心。
越秀区逐步落实社区普惠托育点,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“送得起、用得上、有保障”的普惠托育服务。图源广州越秀政府网
当前,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高度重视,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。中山火炬开发区聚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,在提升办学能力、健全教师培养体系、构建阶梯式培养机制、中山火炬开发区将学校嵌于工业园区,建立“场租减免+科技服务+政府津贴+项目补贴+资源共享”的组合式激励机制,打造一院多厂的生产性实训校区,形成政行校企研协同育人机制,建设23个产教融合学徒锻造坊,打造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试点专业12个。据悉,历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8%以上,70%以上的毕业生留在大湾区,为区域经济发展、产业转型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深化就业机制改革,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撑起“保护伞”
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。近年来,中山港口镇将目光聚焦到了应对生育抉择和母职实践挑战“妈妈”群体,探索创新“妈妈岗”就业新模式,帮助企业与新就业群体实现“双向奔赴”。结合“就业援助月”“南粤春暖”等品牌招聘活动,港口镇不断优化、加密线下、网络、直播等“三位一体”招聘服务,通过上线首个镇级“妈妈岗”女性灵活就业公益服务平台,提供免费培训、就业指导和岗位招聘,加大线下宣传推广岗位信息力度,鼓励工业制造、居民服务、文化旅游等用人单位开设更多岗位,不断擦亮“妈妈岗”招牌。据了解,目前全镇“妈妈岗”备案企业共41家,备案岗位1565个,有效破解母职困境、生育抚育障碍、企业阶段性招工难等多个问题。
中山港口镇创建全市首个镇级“妈妈岗”女性灵活就业公益服务平台,推动企业用工和妇女就业“双向奔赴”。图源港口发布
深化养老服务改革,打通养老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
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,民生提优是关键,而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。
近年来,东莞东坑镇全面整合辖区医疗和养老资源,以东莞市创建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为契机,创新打造“两院一体”“网格+医养”“专业医疗+特色养老”“以医促养—以养提医—医养双提”等都市养老服务模式,构建“医疗+康复+养老+护理”四位一体工作体系,着力打造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样板,吸引了本地居民长者以及省内外、香港等境外老年患者到院入住,累计服务超9700名中重度老年患者,服务满意度超95%。
兜牢“老有所养”底线,让“百千万工程”走深走实。除了让老人养老放心,还要让他们养老方便。珠海香洲区、清远市清新区开始了居家养老的探索。
珠海香洲区发挥机构养老的平台载体作用,积极拓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,促进机构养老和居家社区养老的良性循环,由单一的养老服务机构蝶变成为具有示范意义的嵌入式、综合性、多功能、普惠性的综合养老服务平台。利用养老机构丰富的文体设施、活动空间以及专业的医护团队,香洲区探索设置日间照料中心、社区长者饭堂,为周边社区老人提供“文娱活动、日间照料、社区饭堂、医疗康复”等社区养老服务;统筹机构优质的医疗资源、专业团队,拓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,为周边的老年人提供覆盖助餐、助浴、助洁、助娱、居家照护、适老化改造、健康管理、精神慰藉等居家养老服务,打造“15分钟养老服务圈”;创新打通政务服务与养老机构的连通渠道,设置为老政务服务专窗,将高龄津贴、长者饭堂、社会保险、医疗保险等高频事项纳入专窗服务,统筹解决“老年人一件事”,打通养老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清远清新区探索“公建民营”模式运营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,以点带面加快构建区镇村三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。在此基础上,清新区陆续出台了养老机构服务管理水平提升方案和考核办法,明确养老服务机构人员配备规范、收费管理等标准及要求,聚力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水平。目前,清新区政府每年投入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费用90万元,中心从2023年建成至今已累计提供各类养老服务超3万人次。如今,清新区已初步形成以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指导、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平台、社区养老服务站为基点的区镇村三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,“15分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”正加快形成,扎实有力地推进了全区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。
深化供排水一体化改革,推动农村治水见成效
“村”是“百千万工程”的最前线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深入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的一项重要内容,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提高群众生活质量,具有重要意义。
潮州饶平县积极探索供排水一体化运营改革,仅用40多天内从零开始搭建起供排水一体化建设运营管理公司、理顺运行管护机制、整合涉水资源资产,走出了供排水一体化改革的“饶平路径”。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,全覆盖摸排全县供水、排水、污水等涉水有效资产,根据涉水资产排查情况及成熟程度,逐步将产权清晰的涉水资产及股权依法依规无偿划转至水务公司,着力破解涉水事务公司普遍存在资产较少、体量较小等瓶颈问题,实现涉水资产集约化管理。同时,科学谋划“1+N”项目资金需求方案,加强项目现金流管理,强化项目收益平衡保障,推动项目成功获得省农业发展银行授信1.33亿元,切实解决涉水事务公司“有项目、没资金”问题。
深化农村改革赋能增收,推动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转化
公共空间提档升级、基础建设日益完善、乡村建设翻天覆地、城乡进一步融合……如今,广东各地交出了乡村振兴以及城市治理的时代答卷,不仅助推了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转化,也彰显出广东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底气。
在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区,有一幅名为“梦境鲸山”的画作点缀了整条海边街,让建筑外立面焕然一新。今年以来,全区接待游客超306万人次,同比增长15%;带动旅游总收入超19亿元,同比增长22%;接待过夜游客约162万人次,同比增长86%。“咖啡一条街”营业额达到1100万元,比去年同期翻一番,新增就业岗位100多个,吸引人口回流3000多人,带动附近红坎、水龟寮等4个村集体收入增长30%……亮眼成绩单的背后,是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以“百千万工程”集成式改革为抓手,创新推出“浮日扬帆”计划,持续推行“强村公司+资源整合”模式,策划“咖啡+文旅”品牌的生动实践。通过“打造一个点,引进一批人,带动一条街,兴旺一个镇”,打造遮浪“咖啡一条街”,唤醒“美丽资源”、发展“美丽经济”,推动乡村“美丽经济”实现新跃升。目前,红海湾经济开发区辖内全部28个村(社区)村集体收入均突破15万元。
汕尾红海湾通过“打造一个点,引进一批人,带动一条街,兴旺一个镇”,打造遮浪“咖啡一条街”,唤醒“美丽资源”、发展“美丽经济”,推动乡村“美丽经济”实现新跃升。 陈保良 摄
南方农村报记者 林伊晴